欢迎来到 言情小说网

言情小说网 > 玄幻魔法 > 汉魏风骨 > 第三十三章 烛泪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三十三章 烛泪(1/3)

每一个孤单的瞬间,都想过离去。
从白日西颓站到朗月高悬,终于有人掀起主帐的门帘,我挪了挪站得抽筋的双腿,抬头望去,只见贾诩从阶上徐徐走下,拂袖叹息而去。
眼见着曹操亲卫又要放帘,我连忙上前拦住。
“请问丞相此刻可得空见我”
那卫兵瞥了我一眼,不耐烦地打起门帘,示意我进去,我连连致谢,趋步入帐。
帐中悬挂着数幅笔锋急促的八分墨字,帐内烛光昏昏,却愈发衬出两侧摆放的甲胄兵戈的光辉。曹操披衣坐于烛前,正捧卷细读,烛光下,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眉宇间的傲气。
我施礼罢,开门见山将来意明。
“军入江陵后,势与孙刘相峙,江东十余年根基,非一时可取,望丞相三思进军,从长计议。”
曹操仿佛不曾听到,晾我在阶下良久,并不抬头,却忽然问道:“唔,这就是你要与孤禀明的要事”
“是——”
“荒唐!”
我正要作揖,将准备好的辞全盘托出,却被曹操突然击案吓愣住。
“女子何以参政兵家之事,孤焉须用妇孺之言”曹操喝道。
我连忙跪下,咽了咽口水,战战兢兢地答道:
“尘露之微虽不能补益山海,足以滋润黍稷;荧烛末光虽不能增辉日月,亦可明耀黑夜。百官所思,若为利蔽,不如一女所知。近年来,缨儿习操兵法策书,此时正是用缨之时。烦请丞相略倾尊耳,听缨徐徐道来此间大义。”
“尘露之微,荧烛末光”
曹操对这两个譬喻起了兴趣,于是语气稍和,继续埋头看书,点头许我进言。
我再拜陈词:
“丞相军旅半生,鞭挞宇内,奋身徇难,戮夷篡逆,讨董卓、伐黄巾、灭吕布、诛二袁、定辽东,从来‘戎马不解鞍,铠甲不离傍’,盖今世时局,赖有人谋,乃丞相任下智力,运筹演谋,以道御之,临阵应机而变,终克大业者也。”
曹操睫毛微颤,不知喜怒。
“下去。”
“丞相——”我挪步上前,“孟子固曰‘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’,回顾以往战绩,莫不以公之所顺,攻贼虏之所畔。今若强取江东,只怕战端未发,我师已去时地利人和!”
“崔缨,汝言甚厉!”曹操迷惑道,“汝何以断言孤无地人之助”
我倒吸了一口凉气,拱手长拜,仍目光炯炯道:“所谓时,司马法曰‘冬夏不兴师,所以兼爱民也’。缨以为,非独爱民,此更顺四时之制。如今岁近腊月,江北寒气甚众,兼有云梦朔风,若攻取江东,必不能一战功成,逮及隆冬,寒地冻,我师不忍汉南湿寒,由是兵力锐减。此为之难也;
“‘地者,远近、险易,广狭、死生也’,云梦多湖泽,洼沼之处不易行军,又有江水堑,两军相较,水军必占上风。我师常年习居北方,必不适南方水战,江东素以水军闻名,荆州旧部水军虽多,缺于操练,料不能三月内整行编伍,于江雾之中纵横驰骋。此即地之难也;
“今收襄樊,大军所至,无不望风披靡,然江东不比荆州,其主其将上下相合,据守多年,断不肯步刘氏后尘,将盘踞之地拱手相让。此外,缨听闻刘备新得一谋臣名唤诸葛孔明,此人极擅言辞,必然和孙权与刘备结盟。新战方结,将卒多有骄纵之色,新附之志不坚,战火弥漫处,民心不稳,不若乘此威势,韬光养晦,待来年入春,荆襄安业,江东自当稽颡汉北,北面称臣。此为人和者也。”
曹操颇为惊异,终于放下竹简,正襟危坐,眯眼望着我。
“缨儿,近前来——告诉孤,是何人教汝这番辞可是文和”
我在长袖中扼腕,心惊肉跳地上前,恭敬伏跪于侧。
“无人指使,缨一人所思耳。”
曹操突然开颜笑道:“引孤之《孙注》谏孤,看来孤真是没白让你留在奉孝身边啊。今日你之来意孤已知,回营去吧,战场之事,孤自有分寸。”
见我一声不吭,曹操拂袖将我扶起,指着帐中墨字长幅道:
“你可知这些是何人所写”
我回身瞟了几眼,那些字入笔方劲,中节遒缓,收锋雄峻,笔道丰腴,参以篆字萦折笔画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从法盲到律神,我经历了什么! 我也是皇叔 日月战旗 迷雾世界:开局成为仙级炼器师 四合院:何雨柱重生,我逆天改命 佛系大佬穿成炮灰只想碾压 长生:押送犯人百年,入世即无敌 凭啥兔子精就得绑定生子系统 六零:敌特?不不不,那是奖励呀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