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言情小说网

言情小说网 > 玄幻魔法 > 东晋:我的权臣父亲 > 300 盐湖之利

底色 字色 字号

300 盐湖之利(1/2)

<b>最新网址:</b>就在北线的谢艾等人为了三天后的会战而做准备的时候正,在南线进攻河东郡的桓熙势如破竹,连克河北、大阳二县。
因为是桓熙亲征,有他的约束,将士们倒也没敢放肆。
虽然城头变换旗帜,但并没有影响到民众的生活。
安民告示贴满了大阳城的大街小巷,此前担心兵祸而闭门歇业的商户也已经重新开张。
除了不时有梁军将士在街道上巡逻,出入城池都得接受严格的搜查以外,几乎与平时看不出什么区别。
至少河北、大阳二县百姓的情绪大体还是稳定的。
桓熙在大阳稍作休整,随即北上,计划在解县与沈劲汇合。
此前沈劲奉命出兵解县,只是与桓熙的进展顺利不同,沈劲迟迟未能夺下城池。
当然,这也与沈劲兵少有关。
桓熙如今推行的军制,看似全民皆兵,但是州郡兵严重缺乏训练,等同于后世的乡兵,战斗力十分低下,只能用于守城。
而沈劲进攻解县,能够派上用场的,只有自己早年间招募来的一千部曲。
桓熙虽然不曾明令禁止豢养私兵,但他对此事的态度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沈劲的私兵在桓熙北伐关中期间立有大功,当年兵出子午谷,就是沈劲作为先锋,替桓熙开道。
因此,桓熙也默许了这支私兵的存在,但沈充要想扩充规模,也注定是不可能的,桓熙不会为他额外拨款,以沈充的财力,供应这一千人也已经是极限了。
单凭一千部曲,怎么可能拿得下解县。
反观桓熙,身边不仅有精锐步骑跟随,身后还有周楚分出的州郡兵,用以接管他攻占的城池,无需桓熙分兵驻守。
由大阳北上,进攻解县、安邑,需得翻越中条山脉。
中条山脉依黄河而行,呈东北-西南走向,全长三百二十余里,群峰矗立,整体海拔在1200米-2300米之间。
风陵渡、河北、大阳等地便是由西向东,分布在中条山脉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。
而中条山脉以北,便是后世的运城盆地,蒲坂、高王、解县、安邑等城池皆设于此。
东汉建国之初,更始政权大将樊参进攻刘秀部将邓禹所占据的安邑城,就是由大阳北上,翻越中条山脉,与邓禹在解县以南展开激战。
桓熙倒也希望能将吕婆楼的主力引出安邑城,真要在旷野决战,他就不信虞国的二线部队还能够正面击溃自己麾下的精锐步骑。
然而,事与愿违,虽然苻坚勒令吕婆楼不许浪战的命令还没有送达安邑,但吕婆楼打定主意,在李威没有与他汇合之前,绝不会主动出击,桓熙的期望注定是要落空。
军队行走在峡谷之中,桓熙虽然没有抵达山北,心心念念的却全都是位于北麓的盐湖。
在中条山脉以北,有一处古老的内陆盐湖,那里既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,也是长期以来,中国古代最大的产盐地。
唐、宋、明三代为了防止盐盗走私,甚至在此修筑了全长百余里的禁墙,史载:终盐池一周,屹然如城。
在海盐不曾普及的古代,食盐属于硬通货,安史之乱后,唐朝就是靠着改革盐制,推行食盐专卖得以续命。
虞国之所以单凭一个并州,就能养下五万精锐步骑,就是因为他们掌控了盐湖,从中牟利。
要知道,桓熙占据四州,战兵规模也只有五万五千人,其中,步卒三万,百保鲜卑一万,近卫义从五千,还有一万的关陇突骑,也就是原来的前凉精骑,如今正从安定郡被抽调东出。
桓熙对于这一片宝藏地,可谓垂涎已久。
他此番进攻河东,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全取河东郡,占据险要地势,封闭运城盆地,将盐湖收入囊中。
虞国失去盐湖,毕竟面临巨大的财政危机,而桓熙也不必再为财政苦恼,此消彼长之下,只怕是会成为虞国灭亡的祸根。
实际上,桓熙从来没有过长驱直入,直捣晋阳的想法,且不说晋阳为四塞之国,易守难攻,自己能否攻入太原盆地。
就算他翻越了高壁岭的天险,孤军深入,兵临晋阳城下,可一旦燕国从河内郡出兵,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娇软小夫人一撒娇,偏执程总拿命宠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盖世风流小神医 分手后,捡到憨憨小女友 东灵帝君 修仙门派掌门之路从捡漏开始 听说各界大佬都宠着一个小疯批 神豪:千倍馈赠,学霸争相为我买 柔肠一寸愁千缕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